【怙恶不悛的意思】“怙恶不悛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那些明知自己犯了错误,却仍然坚持不改、继续作恶的人。这个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,用来批评那些顽固不化、拒绝悔改的行为。
一、成语释义
- 怙(hù):依靠、凭借。
- 恶:坏事、罪恶。
- 不悛(quān):不悔改、不改正。
合起来,“怙恶不悛”意思是:坚持做坏事,不肯悔改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“君子曰:‘人而无信,不知其可也。’大车无輗,小车无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虽然原意并非直接出自此句,但后世多用于形容人屡教不改、执迷不悟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怙恶不悛”常用于书面语,尤其在新闻报道、法律评论或文学作品中,用来形容某些人行为恶劣且不愿悔改。
三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类别 | 成语 |
近义词 | 顽固不化、死不悔改、执迷不悟 |
反义词 | 悔过自新、痛改前非、洗心革面 |
四、使用场景示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法律评论 | “该犯罪分子怙恶不悛,多次作案,最终被依法判处重刑。” |
新闻报道 | “警方通报称,嫌疑人怙恶不悛,拒不交代犯罪事实。” |
文学作品 | “他虽曾一度悔悟,但终究怙恶不悛,再次走上歧途。” |
五、总结
“怙恶不悛”是一个典型的贬义成语,强调的是一个人明知错误却不思悔改,甚至变本加厉的行为。它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道德缺陷,也可用于评价社会现象或历史人物。在日常交流中,应谨慎使用,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。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怙恶不悛 |
拼音 | hù è bù quān |
含义 | 坚持做坏事,不肯悔改 |
出处 | 《左传》等古籍 |
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,批评态度顽固者 |
近义词 | 顽固不化、死不悔改 |
反义词 | 悔过自新、洗心革面 |
使用场景 | 法律、新闻、文学等正式场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