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资讯 > 甄选问答 >

势不两立什么意思

2025-08-14 13:42:23

问题描述:

势不两立什么意思,快截止了,麻烦给个答案吧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8-14 13:42:23

势不两立什么意思】“势不两立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描述两种势力、立场或观点之间无法共存的状态。它强调的是对立双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,无法调和,最终只能一方压倒另一方。

一、成语解释

词语 拼音 含义 出处 用法
势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 指两种势力或立场无法同时存在,必须有一方被消灭或战胜。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今沛公先破秦入关,功多,又何以得之?臣愿为左司马,使与王同列。”(虽未直接出现该成语,但其思想源自此) 多用于描述政治、军事、竞争等领域的对立关系

二、成语来源与演变

“势不两立”最早源于古代战争与政治斗争的语境。在战国时期,各国之间争权夺利,常常形成敌对关系。这种对立关系逐渐演变成一种固定的表达方式,用来形容不可调和的矛盾。

虽然“势不两立”并非出自某一部经典文献中的原句,但它在历史文献中频繁出现,尤其是在描述国家间、阵营间的冲突时。

三、常见用法举例

句子 解释
这两个派系势不两立,根本无法合作。 表示两个团体之间矛盾极大,无法共存。
他与对手势不两立,最终选择决斗。 强调双方关系紧张,无法妥协。
在这场比赛中,双方势不两立,胜负难分。 描述比赛激烈,双方互不相让。
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
类别 成语
近义词 势如水火、针锋相对、势同水火
反义词 和睦相处、和平共处、相安无事

五、总结

“势不两立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对立双方之间无法调和的关系。它不仅适用于政治、军事领域,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竞争、冲突等场景。理解这一成语,有助于我们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对立与冲突的含义。

通过表格的形式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“势不两立”的含义、来源、用法以及相关词汇,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的使用方法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