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贫困村退出指标五通七有指什么】在脱贫攻坚战中,国家为推动贫困地区发展、实现稳定脱贫,制定了科学的退出标准。其中,“五通七有”是衡量贫困村是否达到退出标准的重要指标。以下是对“五通七有”的详细总结与说明。
一、什么是“五通七有”?
“五通七有”是贫困村退出评估的核心内容,涵盖了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条件等方面的要求。具体包括:
- 五通:指的是村内道路、电力、饮水、通信、广播五个方面达到基本通达或覆盖;
- 七有:指的是村内有学校、卫生室、文化活动场所、便民超市、安全住房、产业项目、扶贫档案七个方面的基本保障。
二、具体内容详解
(一)“五通”内容
序号 | 内容 | 具体要求 |
1 | 村道通 | 村内主要道路硬化,具备通车条件 |
2 | 电力通 | 全村居民用电得到保障,无断电问题 |
3 | 饮水通 | 村民饮用水达到安全标准,有集中供水设施 |
4 | 通信通 | 村内有移动信号覆盖,具备基本通信能力 |
5 | 广播通 | 有村级广播设备,能够播放政策信息 |
(二)“七有”内容
序号 | 内容 | 具体要求 |
1 | 有学校 | 村内有符合标准的小学或教学点 |
2 | 有卫生室 | 村级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和药品 |
3 | 有文化活动场所 | 有文化广场、图书阅览室等公共活动空间 |
4 | 有便民超市 | 村内设有小型超市或供销网点,方便日常购物 |
5 | 有安全住房 | 居民住房安全稳固,无危房现象 |
6 | 有产业项目 | 村内有带动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或项目 |
7 | 有扶贫档案 | 建立完整的贫困户档案,记录帮扶过程 |
三、总结
“五通七有”是贫困村退出的重要依据,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基本要求。通过落实“五通”,可以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;通过实现“七有”,则能提升乡村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群众的获得感。只有在“五通七有”全部达标的情况下,贫困村才能被认定为稳定脱贫,顺利退出贫困序列。
这一指标体系不仅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明确方向,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。